根據世衛組織國際癌癥研究機構(IARC)發布的2020年全球癌癥負擔數據,2020年中國新發癌癥病例457萬例,癌癥死亡病例300萬例,這數字觸目驚心!對于癌癥,一方面要做好預防,另一方面要加快研究步伐盡快找到戰勝腫瘤的方法。
腫瘤免疫療法是一種通過刺激人體自身免疫系統,恢復機體正常的抗腫瘤免疫反應,從而控制與清除腫瘤的治療方法。但是這種療法有時候會出現抗原呈遞細胞無法準確識別腫瘤細胞,出現免疫逃逸,無法有效清除腫瘤細胞。因而是否能夠有效喚醒人體的免疫系統,就成為抗腫瘤反應的一個關鍵環節。
如何能使免疫系統注意到腫瘤細胞呢?麻省理工學院的研究人員對此展開了研究,發現了一種喚醒免疫系統攻擊腫瘤的新方法。經過一系列試驗的開展,研究人員發現當腫瘤細胞受損時會吸引免疫細胞的注意,重新喚醒免疫系統對腫瘤細胞的清除作用,使得患癌小鼠體內的腫瘤被有效清除。相關研究結果以The injury response to DNA damage in live tumor cells promotes antitumor immunity為題,發表在《Science Signaling》上。

在這項研究中,研究人員用依托泊苷(Etoposide)處理離體腫瘤細胞,得到DNA受到損傷的腫瘤細胞,然后將其注射到患癌小鼠體內的腫瘤中,與全身性檢查點抑制劑聯合使用。
之所以要通過體外處理以獲得損傷腫瘤細胞,是因為如果直接向體內注射藥物的話,T細胞和樹突細胞也會嚴重受損,并不會出現免疫反應增強、小鼠存活率升高的情況。
為了避免藥物對T細胞以及樹突細胞造成損傷,需要將Etoposide處理之后的腫瘤細胞清洗干凈再注射到患癌小鼠體內腫瘤中。同時,設置鹽水注射對照組。研究人員發現,與單獨接受全身性檢查點抑制劑的小鼠相比,接受損傷腫瘤細胞注射的患癌小鼠體內腫瘤得到控制,約有35%的小鼠,其體內腫瘤全部消退!


這說明,受到損傷的腫瘤細胞可以作為一種有效的佐劑,與全身性檢查點抑制劑結合,激活T細胞參與免疫反應,喚醒免疫系統,促進有效的抗腫瘤免疫反應。
除此之外,研究人員還發現,接受這種治療方法得以治愈的小鼠,即使向其體內注射腫瘤細胞,也不會發展成腫瘤。而相比之下,向健康小鼠體內注射腫瘤細胞,30天內腫瘤面積就達到了200mm2。

這一結果說明,受損腫瘤細胞與全身性檢查點抑制劑聯用可能誘導了有效的抗腫瘤免疫記憶,當小鼠體內再次出現此類腫瘤細胞時,T細胞會準確識別腫瘤細胞,進而產生有效的抗腫瘤免疫反應,清除腫瘤細胞阻止腫瘤的發展。
總之,這項研究表明,DNA受到損傷的腫瘤細胞可以作為一種免疫增強劑,與全身性檢查點抑制劑聯用,能有效喚醒免疫系統,產生有效的抗腫瘤免疫反應,清除體內腫瘤。目前這項試驗還僅僅只是動物實驗,還需要進行臨床試驗以測試其療效,但這種方法有可能適用于常規治療方案失敗或產生獲得性耐藥的患者。希望臨床試驗可以早日提上日程,以便造福更多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