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冠狀病毒自2019年爆發至今已感染全球數億人,造成超過350萬人死亡。為了控制SARS-CoV-2的傳播,各類新冠疫苗陸續上市,據衛健委6月15日通報,我國新冠疫苗接種已超9億劑次,但建立完善的免疫屏障,還需要再填一把力。
在新冠大流行早期,由于SARS-CoV-2的低感染率和發病率,兒童SARS-CoV-2感染疫苗項目并不是優先事項,且對于年齡更小的兒童是否應該接種疫苗以及相關的安全性問題,人們還存在著很多的疑問。

兒童新冠疫苗初見苗頭
截止目前,已有多種兒童新冠疫苗初見苗頭。據悉,美國輝瑞制藥公司的BNT162b2 mRNA 疫苗已獲批用于12歲以上的青少年,Moderna 疫苗 ( NCT04796896) 的新數據顯示對 12-17 歲的青少年保護效益達96%,而Novavax ( NCT04611802 ) 也在針對兒童進行疫苗測試。盡管如此,目前仍然缺乏關于 SARS-CoV-2 疫苗在幼兒中的安全性和免疫原性的數據。
因此,為了進一步驗證疫苗針對更小年齡段兒童的預防效益,避免嬰兒成為SARS-CoV-2病毒的儲存庫,保護嬰兒免受病毒侵害,將嬰兒納入SARS-CoV-2 全球兒科疫苗計劃對于預防小兒SARS-CoV-2 的傳播異常重要。
為了實現這一目標,北卡羅來納大學醫學院微生物學和免疫學教授 Kristina De Paris 博士與威爾康奈爾大學兒科系主任 Sallie Permar 博士共同評估了Moderna mRNA 疫苗與一種基于蛋白質的候選疫苗(Protein-3M-052-SE)的安全性和免疫原性。并將該研究成果發表于《Science Immunology》雜志。

DOI: 10.1126/sciimmunol.abj3684
為了評估 SARS-CoV-2嬰兒疫苗的預防效果,研究人員在加利福尼亞靈長類動物研究中心對2.2個月恒河猴寶寶(等同于9個月人類嬰兒)進行免疫接種,每日監測其是否出現不良反應。研究發現,這兩種疫苗安全性良好,均不會誘導全身性 Th2 反應。

評估兩種 SARS-CoV-2 疫苗對嬰兒恒河猴的免疫原性
隨后,研究人員在22周內評估了嬰兒疫苗誘導的免疫應答,動物血液內的IgG結合抗體持續存在,并能識別新冠病毒表面的刺突蛋白(s)。有趣的是,SARS-CoV-2的s蛋白受體結合域 (RBD)在動物唾液中也能檢測得到,這與人類感染SARS-CoV-2后的免疫反應相似。

恒河猴中 SARS-CoV-2 疫苗引發的結合抗體反應
不僅如此,研究發現兩種疫苗誘導的中和抗體動力學與血漿結合抗體動力學一致,并在研究期間持續存在。
眾所周知,中和抗體在病毒清除中起著重要的作用,可用于保護或治療病毒性疾病。通過感染或接種疫苗誘導的病毒特異性中和抗體具有阻斷病毒感染的能力。因此,中和抗體水平常被用作評估各類病毒疫苗有效性的金標準。
但由于目前SARS-CoV-2特異性中和抗體的水平和作用尚未不明確。因此,該研究采用安全、靈敏的基于假病毒(PsV)-慢病毒載體的中和分析方法對疫苗的效果進行評估。
這項新研究發現,恒河猴在接受二次免疫后的第22、18周,Protein-3M-052-SE疫苗組的假病毒(PsV)測定中抗體滴度仍然超過103,mRNA-LNP疫苗組超過102。

SARS-CoV-2疫苗在恒河猴嬰兒中引發的功能性抗體反應
總而言之,這項研究表明,S-2P mRNA-LNP 和 Protein-3M-052-SE 疫苗在嬰兒中可能具有潛在的耐受性和高免疫原性,這為幼兒 SARS-CoV-2 疫苗提供了新的證據,可能會有效限制SARS-CoV-2 的傳播,并減輕 COVID-19 對健康和社會經濟的持續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