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疫情爆發以來,多國出現新冠“變種病毒”,從阿爾法(Alpha)到德爾塔(Delta),均來勢洶洶。然而,Delta變異毒株的警報還未解除,被稱為“拉姆達(Lambda)”的變異毒株似乎又有“冒尖”趨勢。
在過去兩個月中,該變異株已成為秘魯、智利、阿根廷、哥倫比亞等南美多國主要流行的新冠毒株之一,目前已經擴散至30多個國家。近期日本科學家在美國生物學開放獲取預印本平臺BioRxiv上刊文指出,與原始毒株相比,拉達姆很可能會成為新一代“毒王”,其毒性并不亞于德爾塔,不僅具有高度傳染性,而且有可能逃避中和抗體。
面對新冠病毒的瘋狂變異,突破性感染似乎成了意料之中。因此,找到治療新冠潛在的特效藥迫在眉睫。但第二道防線的治療藥物究竟在何處呢?
在研藥物有效性超90%
在全球科研人員爭分奪秒的努力下,目前國內外均已產生了一批階段性的科研成果。國藥集團中國生物楊曉明研究員團隊聯合中國科學院上海高等研究院、中國科學院武漢病毒研究所在《Cell Discovery》雜志發表的一項研究指出,他們發現一種針對德爾塔毒株有效的單克隆抗體,其中和活性IC50高達5ng/ml。
而以色列伊齊羅夫醫院教授納迪爾.阿爾貝(Nadir Arber)研究團隊也發現了一款神藥“EXO-CD24”,它是一種固定在人體細胞膜上的小蛋白質,具有調節細胞因子風暴的功能。
該藥物于去年9月由以色列衛生部批準進行了第一次臨床試驗,結果令人振奮,30名重度患者中,有29名在3到5天內病情康復,未有一例出現任何明顯的副作用。而在近期的二期臨床試驗數據顯示,90例新冠重癥患者接受EXO-CD24治療后,有93%的患者在5天或更短的時間內治愈出院,即使未能快速治愈的也有積極效果,病情并無惡化,沒一例病例插管或使用呼吸機,并且無一例死亡。
目前,該團隊已開始尋找155名新冠重癥患者著手進行后階段的臨床試驗,計劃年底前將會完成。

“老藥新用”可減少超70%新冠感染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一款新藥從實驗室研發到上市往往需要10年左右的時間,可是現實卻容不得如此漫長的等待,因此科學家們紛紛將目光投入到了“老藥新用”。
近日,英國伯明翰大學和基爾大學的研究團隊聯合在《Frontiers in Pharmacology》雜志發表了一篇題為The Hyperlipidaemic Drug Fenofibrate Significantly Reduces Infection by SARS-CoV-2 in Cell Culture Models的文章,研究指出降脂藥“非諾貝特”及其活性形式“非諾貝酸”可顯著降低人體細胞內的SARS-CoV-2感染,有效性可達70%!

https://doi.org/10.3389/fphar.2021.660490
非諾貝特是一種調節血脂的藥物,為氯貝丁酸衍生物類血脂調節藥,它的作用機理是通過抑制極低密度脂蛋白和甘油三酯的生成并同時使其分解代謝增多,降低血極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和甘油三酯。據悉,該藥目前已被包括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FDA)和英國國家健康與護理研究所(NICE)批準使用。
在這項新的研究中,科研人員基于酶聯免疫吸附試驗(ELISA)和全細胞融合試驗分析了非諾貝特的活性代謝物“非諾貝酸”, 研究發現,在符合臨床標準藥物濃度的前提下,非諾貝酸能破壞新冠病毒刺突蛋白的受體結合結構域(RBD)的穩定性,并抑制 RBD 與 ACE2 結合。

非諾貝特對RBD與ACE2結合的影響
為了進一步評估非諾貝特的潛在治療效果,科研人員分析了非諾貝酸對兩種不同的SARS-CoV-2 分離株病毒在Vero細胞中增殖的抑制作用。驚喜的發現,該藥減少新冠病毒感染的有效性可達70%!

貝特抑制 SARS-COV-2 感染 Vero 細胞
目前,該團隊正在呼吁進行臨床試驗,希望能在住院的COVID-19患者中測試該藥物。該研究的共同作者、意大利米蘭圣拉斐爾科學研究所的Elisa Vicenzi博士說:“我們的數據表明,非諾貝特很可能有降低 COVID-19 癥狀嚴重程度和病毒傳播力的潛力。鑒于非諾貝特是一種便宜且在全球范圍內可用的口服藥物,加之其廣泛的臨床應用歷史和良好的安全性,該研究數據很有意義,特別是對于那些在中低收入國家、或不適合接種疫苗的人。”
盡管該研究僅僅是一項體外試驗,但仍具有指導意義,期待無論是新藥“EXO-CD24”、還是老藥“非諾貝特”,都能在未來的臨床應用中給全球新冠患者帶來希望。